《钢琴家》是一部2002年的欧洲战争片,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和制片。这部电影根据波兰犹太钢琴家瓦拉迪斯劳·席皮尔曼的同名自传改编,讲述了他在二战期间的经历,影片一经上映便获得广泛好评。
《钢琴家》有哪些主要演员?
主演包括阿德里安·布洛迪、艾米丽雅·福克斯、米乔·赞布罗斯基、爱德·斯托帕德和托马斯·克莱舒曼等。
《钢琴家》的获奖情况如何?
- 在2002年,获得第5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2003年的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4项提名并斩获包括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男演员在内的三项大奖。 - 同年,获得七项法国凯撒奖,并被第5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选为最佳影片。 - 在2016年被BBC列入21世纪100部最伟大的电影,排名第90位。
电影剧情是怎样发展的?
影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故事。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主人公席皮尔曼是犹太血统波兰钢琴家,战前他坚持在电台做现场演奏。战争爆发后,他与家人居住的华沙战况迅速恶化,全家被迫搬入纳粹设立的犹太特区,在这里食物紧缺尸横遍野。席皮尔曼在犹太特区经历了各种折磨,如看到纳粹的暴行、亲人离散等。他躲过地毯式搜查,藏身于城市废墟中,最后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捱到战争结束迎来自由曙光,之后又重新投身于热爱的艺术事业。
《钢琴家》的配乐有何特点?
这部讲述音乐人的电影在配乐上始终坚持使用最纯粹的钢琴独奏。与其他战争题材电影配乐不同,没有像《辛德勒的名单》中多种乐器组合营造出的震撼人心的配乐,也没有《海上钢琴师》中管弦乐的悲鸣夹带钢琴的急促奏鸣。这种配乐风格与电影苍白、纯粹的基调相契合。
《钢琴家》改编原著有什么特殊之处?
《钢琴家》改编自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的自传《死亡城市》(又名《城市之死》)。这本回忆录1946年出版后曾被苏联查禁50多年,因为书中描写了波兰犹太人对当时苏联的不信任。直到1990年代才在美国重新出版,改名为《钢琴师:二战期间华沙幸存记》并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原著的特别之处在于书中的波兰人、犹太人、德国人都有好有坏,道德上具有模糊性,这也是电影人性立意上的伟大之处。
《钢琴家》的拍摄风格是怎样的?
导演波兰斯基是犹太裔,波兰沦陷后他有亲身经历,母亲死在奥斯维辛。所以电影没有渲染大规模激战、集中营残酷杀戮、声嘶力竭的报复或仇恨。他用冷静而理性的镜头重现历史,很多地方“此处无声胜有声”。电影追求自然和真实的表达手法,以还原历史为重点,没有刻意渲染德军统治下犹太人的恐惧或悲伤气氛,没有强烈背景音乐烘托气氛,特定场景下还会选择柔光镜头,近乎纪录片的表达方式。
常见FAQ
Q:电影时长大概多久?A:电影时长约两个半小时。
Q:这部电影适合儿童观看吗?A:电影包含一些战争的残酷画面,不太适合低龄儿童观看。
Q:在哪里可以观看这部电影?A:可以在一些正规的视频平台或者购买光盘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