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弦转换、手指按弦的准确性与力度控制、节奏感的把握以及双手协调性是学吉他较难的部分。
学吉他最难的部分
一、和弦转换
- 为什么难
吉他上有多种和弦,每个和弦的指法都不同。例如从C和弦转换到G和弦,C和弦是由三根手指按弦,而G和弦需要重新调整手指的位置,包括无名指按6弦3品、中指按5弦2品、小指按1弦3品(这里采用的是一种常见指法)。在转换过程中,需要准确地移动手指到新的位置,而且要快速、连贯,这对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大脑需要同时指挥多个手指的动作,并且要克服手指的惯性和不灵活性。 - 解决办法
慢练:开始时不要追求速度,以很慢的速度进行和弦转换练习。比如每分钟转换2 3次,仔细感受每个手指的移动轨迹和位置,确保每次转换都准确无误。
分解练习:可以先单独练习从一个和弦到另一个和弦的部分手指移动。例如从C到G和弦,先练习无名指从C和弦的位置移动到G和弦6弦3品的位置,熟练后再加入其他手指的移动练习。
二、手指按弦的准确性与力度控制
- 为什么难
吉他的指板相对较窄,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准确地将手指按在正确的弦和品位上并不容易。而且不同的音符需要不同的按弦力度来发声。如果按弦力度太轻,可能会导致声音微弱或者发不出声音;如果按弦力度过重,可能会使音准出现偏差或者产生杂音。例如在弹奏古典吉他时,演奏一些轻柔的旋律需要非常细腻的力度控制,而这对于手指肌肉控制能力还不强的初学者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 解决办法
视觉辅助:在练习初期,可以看着手指按弦的位置,确保手指准确地落在目标弦和品位上。随着练习的深入,逐渐减少视觉依赖。
力度练习:使用不同的力度按弦,从很轻到很重,感受不同力度下声音的变化。可以通过弹奏一些简单的音阶,每个音符使用不同的力度,逐渐提高对力度的控制能力。
三、节奏感的把握
- 为什么难
音乐中的节奏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对于没有音乐基础的人来说,理解和把握起来比较困难。在吉他演奏中,节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音乐的整体效果。例如在弹奏一首4/4拍的歌曲时,需要准确地在每个节拍上弹奏相应的音符,而且不同的节奏型(如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组合起来更加复杂。同时,在与其他乐器或伴奏配合时,对节奏感的要求更高,因为一旦节奏出现偏差,就会破坏整个音乐的和谐性。 - 解决办法
节拍器辅助:使用节拍器进行练习,从较慢的速度开始,比如每分钟60拍。按照节拍器的节奏弹奏简单的音符或节奏型,逐渐提高速度。
节奏型练习:单独练习各种常见的节奏型,如前八后十六、切分音等。先在不弹奏吉他的情况下,通过拍手或跺脚来熟悉节奏型,然后再在吉他上进行弹奏练习。
四、双手协调性
- 为什么难
吉他演奏需要左手按弦和右手拨弦(或扫弦)同时进行,两只手的动作相互配合且有一定的时间差和节奏关系。例如在弹奏分解和弦时,左手按好和弦后,右手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节奏拨弦,而且左手可能还需要根据音乐的进行适时地转换和弦。对于初学者来说,大脑很难同时协调两只手的不同动作,容易出现左手按弦跟不上右手拨弦或者右手拨弦与左手和弦转换不匹配的情况。 - 解决办法
分开练习:先分别练习左手和右手的动作,熟练掌握各自的动作要领。例如左手单独练习和弦转换,右手单独练习拨弦节奏。
简单组合练习:在左手和右手分别熟练之后,进行一些简单的组合练习。比如左手按一个固定的和弦,右手进行简单的拨弦节奏练习,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如左手进行简单的和弦转换,右手相应地调整拨弦节奏。
常见FAQ
- 问:我手指短,会不会更难学吉他?
答:手指短可能在初期按弦时会有一些不便,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通过正确的练习方法,如调整手指按弦的角度、选择合适的吉他尺寸等,可以克服手指短带来的一些困难。而且随着练习的深入,手指的灵活性和伸展能力会得到提高。 - 问:我没有音乐基础,能学好吉他吗?
答:当然可以。虽然没有音乐基础可能在节奏感和识谱等方面会遇到一些挑战,但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如使用节拍器练习节奏感、从简单的乐谱开始学习识谱等,完全可以学好吉他。 - 问:练习多久才能克服这些难点?
答:这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人的练习时间、练习方法以及天赋等因素。如果每天能保证1 2小时的有效练习,并且采用科学的练习方法,可能在几个月到一年左右能有明显的进步,但要完全熟练掌握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持续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