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吉他入门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了解吉他构造、掌握基本乐理、进行指法练习等。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相关知识:
如何挑选适合初学者的吉他?
对于初学者来说,吉他的选择很重要。如果预算不是很紧张,1000 - 2000价位区间的吉他是不错的选择,例如VEAZEN费森VZ90系列的民谣吉他。它有很多优点:
- 面板材质:采用优质的西堤卡云杉单板,强度高、密度适中、质量轻,结实耐用且动态表现优秀,能与多种演奏风格相搭配,大力演奏时也不会破音。
- 音色表现:高中低频均衡且共鸣出色,中音尤其突出,手指弹奏省力,Solo时声音突出,音色温暖通透,能驾驭任何曲风。
- 其他配置:搭配加振拾音器,无需外放设备和效果器就有加振、扩声、混响及效果添加功能,调节后可提升音色。12品弦距控制在2.5mm左右,手感好,制作工艺精细,出货有严格调试和质检。
如果预算有限,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把廉价的尼龙弦吉他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尼龙弦相对较柔软,对手指不那么刺激。
吉他各部件有哪些?
了解吉他的构造是入门的第一步。吉他有琴头、颈部、弦等部件,弦由细到粗分别是1弦 - 6弦,弦越细音越高越尖锐,弦越粗音越低沉。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术语,如和弦、品、指板等。
吉他的六根弦标准定音是什么?
吉他六根弦的标准定音如下:
- 一弦定音E,在C调里简谱高音3,唱MI。
- 二弦定音B,在C调里简谱7,唱SI。
- 三弦定音G,在C调里简谱5,唱SOL。
- 四弦定音D,在C调里简谱2,唱Re。
- 五弦定音A,在C调里简谱低音6,唱La。
- 六弦定音E,在C调简谱为低音3,唱MI。
六线谱知识有哪些?
- 记录内容:六线谱记录的不是声音,而是演奏两手的位置和动作,与简谱结合使用时,既能表示声音又能表示指法。
- 手指记号(左手):在六线谱中,数字5、3、0、13等表示琴格(琴品),写在线上表示左手按第几格,数字所在的线表示右手弹的弦。
- 旋律记谱:用数字作音符。
- 分解和弦记谱:
- 左手按法:六弦空弦用0表示,五弦无名指按三品用3表示,四弦中指按二品用2表示,三弦空弦用0表示,二弦食指按一品用1表示,一弦空弦用0表示。
- 右手指法:弹唱的六线谱一般用X表示记谱方式,因为弹唱时左手指法在一个和弦内基本不变所以用X表示,但指弹独奏谱子里左手指法随时变化;弦上的数字0、3、2、1表示左手按住某条弦的第几格(品)上,这种记谱方式更适合指弹吉他的记谱。
- 扫弦节奏记谱:右手拇指和中指同时弹响四弦二品;箭头朝下表示用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甲面同时向下扫四三二弦;也可表示同时向下扫四三二一弦2次;还有用食指向上回勾三二一弦;拇指依次拨响六弦五弦四弦三弦和二弦(琵音)。
如何进行指法练习?
- 右手:持琴姿势时吉他从上到下,由粗到细,左手拇指控制最上面三根弦(也就是第六到第四弦),然后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拨动第三弦、第二弦、第一弦。也可以用拇指 (T) 拨粗弦(6、5、4弦),食指 (i)、中指 (m)、无名指 (a) 分别拨3、2、1弦,练习均匀的力度和节奏,让声音清晰干净,可从简单练习曲如《小星星》开始。
- 左手:左手手指代号在和弦图中有体现,例如和弦图从左到右分别对应吉他的6、5、4、3、2、1弦,而和弦图内的1表示左手食指,2表示左手中指,3表示左手无名指,4表示左手小指。以Am和弦为例,用食指按住第二根弦的第一品格,再用中指按住第四根弦的第二品格,然后用无名指按住第三根弦的第二品格。
- 指法转换:在掌握基本和弦后,要进行指法转换练习,例如从一个和弦平稳地切换到另一个和弦,这有助于提高手指协调性。
如何开始弹奏简单的歌曲?
- 选择简单歌曲:找一些和弦进程相对简单的歌曲或曲目练习,如《张三的歌》、《晴天》、《宝贝儿,在这个痛苦的世界讴歌人生吧》、《小星星》、《喜欢你》、《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恰似你的温柔》、《小薇》等。
- 配合左右手:练好开放和弦,与右手拨弦配合好,并熟悉它们的转换之后,就能开始简单的弹唱。
常见FAQ
- Q: 手指按弦很疼怎么办? A: 初学者手指按弦疼是正常的,因为手指还没有适应。可以先从尼龙弦吉他开始练习,同时控制练习时间,随着练习次数增多,手指会慢慢长出茧子,疼痛就会减轻。
- Q: 看不懂六线谱怎么办? A: 可以先从六线谱的基本概念学起,比如六线对应吉他的六根弦,线上的数字表示品格等。多结合简单的练习曲,如《小星星》的谱子来学习,也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六线谱的入门教程。
- Q: 和弦转换不流畅怎么办? A: 和弦转换需要大量的练习。先从简单的和弦转换开始,比如C和弦和G和弦之间的转换,放慢速度,确保每个和弦按准确,随着练习的深入,转换速度会逐渐提高。
- Q: 如何提高节奏感? A: 可以先从简单的节奏型开始练习,如四拍的53231323和三拍的532123。使用节拍器辅助练习,跟着节拍器的节奏来弹奏,逐渐培养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