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吉他可能会引发多种职业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
手指疼痛是怎么回事?
刚学吉他时,由于手指指尖遍布敏感神经,与琴弦摩擦不久后就会感到剧烈疼痛。不过之后指尖会长出茧,能减轻痛苦。这严格意义上不算“病”,只是一种痛。
什么是恶魔腱鞘炎?如何应对?
腱鞘包着肌腱,维持手指屈伸和肌腱滑动功能。练琴过度或动作用力过猛,容易伤害腱鞘患上腱鞘炎。一旦手指关节受伤就得停止练琴等待恢复,恢复周期可能长达数周、半年甚至更久,而且痊愈后不规范练习还可能复发。为了预防腱鞘炎,要避免过度练习,也要避免在身体不佳时弹奏和保持不正确的弹奏姿势。
腕隧道症候群是如何产生的?
腕隧道症候群也叫滑鼠手,发病原因是过度使用手指以及没有保持正确的练琴姿势。患病者会出现手腕、手臂以及手指的疼痛、迟钝和发炎症状,严重的话会感觉丧失,手肘到肩膀麻木疼痛,甚至肌肉萎缩。
局限性张力障碍有哪些表现?
病因不清,通常在重复极为熟悉的动作时,手指会僵直不听大脑指挥。例如国内有患者在做“脑深部电刺激术”手术时,需要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清醒弹奏乐曲,以确定电极植入大脑的最佳位置。
“怪脸症”是一种什么病?
发病于脸部,会出现表情扭曲不能自控,面部肌肉痉挛,以及干瞪眼、吐舌头、流口水、嘴歪眼斜自己还很享受的症状。在吉他手即兴solo时,由于一边构思下一段即兴段落,一边集中精力控制吉他并沉浸在音乐中,无暇进行表情管理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虎背熊腰症”与弹吉他有何关系?
就是胖。多数弹吉他或做音乐行业的人,因长时间练习和工作需要久坐,缺乏运动,可能原本想靠弹吉他撩妹,结果却变成肥宅。
什么是“木耳症”?
对于吉他手来说,如果是“木耳”是比较悲哀的。比如拿到新谱子能否准确把握节奏型,听到单音或音列能否准确了解音程关系并扒出来,能否准确把握和弦色彩等都是考验。
常见FAQ:
问:如何预防腱鞘炎?答:避免过度练习,保持正确弹奏姿势,不在身体不佳时弹奏。
问:腕隧道症候群能治愈吗?答:如果及时调整练琴习惯,采用正确姿势,病情较轻时是可以治愈的,严重的话可能会有不可逆的损伤。
问:“怪脸症”需要治疗吗?答:这不是一种需要医学治疗的病症,是吉他手沉浸音乐时的自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