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音器的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或电容变化等方式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涉及到不同类型的拾音器如电吉他拾音器、木吉他拾音器等,其原理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且在应用场景、音色特点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拾音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对于磁性拾音器(如电吉他常用的拾音器),其原理是琴弦在磁感线中移动,磁铁的磁感线受琴弦影响移动,缠绕在磁铁周围的线圈与磁感线发生相对位移,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强弱取决于切割磁感线的多寡(琴弦振幅)、切割频率(琴弦震动频率)和磁感线自身的强弱。像电容式拾音器则以其高灵敏度和出色的频率响应而著称,是靠电容的变化来转换声音信号。
拾音器的串并联有何影响?
在拾音器串并联方面: - 串联:电阻大,功率大,声音大,高频被削减,低频更丰富。例如单单双拾音器中的双线圈是两个单线圈的反相“串联”,功率大。 - 并联:电阻小,功率小,声音小,低频被削减,高频更丰富。比如单单双的任意两个拾音器同时工作(如单单双的2档,两个单拾音器“并联”),电阻更小,功率变小,声音小,低频削减,高频更丰富,声音更亮。不过需要注意,并联拾音器后,拾音器的参数和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不能仅从电流因素去考虑,因为不同位置的琴弦,振动的规律也不一样。
拾音器的位置如何影响拾音效果?
拾音器位置对拾音效果影响明显: - 越靠近琴弦中点,振幅越大,功率越大,声音越大,中低频段谐波更多。 - 越靠近琴弦两端,振幅越小,功率越小,音量越小,高频段谐波更多。为了平衡的音量,一般琴桥拾音器的功率会设计更大,或离琴弦更近一些,提高输出功率同时,琴桥处的高频也被放大,导致琴桥档音色显得更亮(琴弦离拾音器越近,输出功率越大,延音越短)。
不同类型拾音器有哪些特点?
拾音器类型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动圈式拾音器 | 坚固耐用,对高声压级有良好适应能力 | 摇滚、流行等音乐风格,能很好捕捉乐器的力度和动态 |
电容式拾音器 | 高灵敏度和出色的频率响应 | 录制细腻、柔和的声音,如人声、弦乐器等 |
主动式拾音器 | 功率大、噪音小、延音好、增益好;对琴体木材的音色特点反映不好,没有被动拾音器那种非常有特点的PASSIVE音色 | 多种需要较大功率、低噪音等场景 |
被动式拾音器 | 忠实反映木材音色;噪音大、增益不好、功率小 | 注重木材音色体现的场景 |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拾音器?
选择适合自己的拾音器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 乐器类型:例如电吉他和木吉他需要不同类型的拾音器来展现其独特的音色。电吉他的拾音器通常有单线圈和双线圈之分,木吉他的拾音器则要考虑在不影响原声共鸣的情况下准确捕捉声音。 - 演奏风格:如果是摇滚、流行风格,动圈式拾音器可能比较合适;若是录制细腻柔和的声音如人声、弦乐器等,电容式拾音器更优。 - 演奏环境:在较为嘈杂的环境中,主动式拾音器的低噪音优势就会凸显;而在安静环境且注重木材音色时,被动式拾音器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如何安装和调试拾音器?
安装位置的选择会对拾音器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拾音器安装调试有不同的要点: - 对于磁性拾音器,要注意与琴弦的距离等因素,距离太近可能会影响琴弦振动,并且不同位置(靠近琴弦中点或两端)会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 - 对于电容式拾音器,要确保其振膜能够正常感应声波,并且要考虑周围环境对其灵敏度的影响等。在调试方面,可能需要根据实际的声音效果对拾音器的参数(如tone钮等)进行调整。
常见FAQ
- 问:拾音器的tone钮有什么作用?答:吉他上的tone旋钮是一个RC低通滤波器(低频通过,高频过滤,阈值为X)。
- 问:单线圈拾音器有什么缺点?答:单线圈拾音器在拾取琴弦震动产生信号的同时,本身也是个性能优秀的天线,会受到空气中各种电磁辐射的干扰。
- 问:如何区分数字拾音器和模拟拾音器?答:识别数字拾音器的办法是用一个喇叭播放人的声音,另外一个人在同样距离说话,带回声抑制功能的拾音器会拾取人说话的声音而喇叭播放的声音会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