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第一把吉他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首先要关注做工,因为做工直接影响练习体验,好的做工手感佳且音质好的概率高,对于预算有限的入门者,应把预算重心放在做工上。同时,也要考虑预算范围、桶型和尺寸、圆缺角、原声和电箱、材料等方面,并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购买渠道做出合适选择。
做工方面需要注意哪些要素?
做工主要有基础和手感等要素。
基础要素有哪些?
基础要素包括商标、识别码和光滑程度。
- 商标、识别码是琴的身份证,大品牌的商标、识别码处理工艺好,不易破坏,如在原琴上漆前处理到木材上然后上漆,摸起来平整;而劣牌可能是临时拼凑,早期差品牌商标能用指甲刮去,现在虽有改进手段,但仍与大品牌有差距。
- 光滑方面,大厂生产的吉他光滑不伤手,弦的接头部分也处理得人性化,小厂为了控制成本可能做不到。
手感要素有哪些?
手感要素主要体现在琴颈、12品弦高和12品泛音上。
- 琴颈要平直,这是校准手感的基础,不直的琴颈会导致音准不准和打品风险。不过玩得多了也存在特殊手法,但新琴还是以平直琴颈为标准。
- 12品弦高要低,弦高是指12品的弦的底部到12品品柱上平面的距离,越低对手的压力越小,很多小厂在这方面没下功夫,特别是原声吉他。
- 12品泛音偏差要小,这关联着高低音区的音准偏差,偏差小能让有泛音的音乐听起来正常,在原声吉他上多数吉他在这一块有所欠缺。
如何确定预算范围?
初学者第一把琴的预算,建议最低标准在500元起。在这个预算范围内选择性价比高,做工材料、音质和手感相对较好的吉他。因为如果预算过低,吉他可能存在音准、手感等问题,影响学习体验;而如果预算过高,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是不必要的投入,毕竟还处于对吉他和自身需求的探索阶段,容易增加试错成本。
桶型和尺寸如何选择?
民谣吉他有各种桶型和尺寸,不同的桶型和尺寸对声音和演奏有不同效果。对于初学者,要选择与自己身高臂展相匹配的尺寸,否则吉他尺寸过大使用起来会吃力,长时间练习不仅难见成效,还可能造成演奏姿势变形且后期难以改正。常见的桶型有D型、GA型、OM型等,不同桶型在共鸣、音色等方面各有特点。
圆缺角、原声和电箱该如何选择?
圆缺角:圆角吉他外观较为传统,共鸣效果较好;缺角吉他便于高把位的演奏,适合演奏一些需要在高把位操作的曲目,如指弹风格的曲子。如果初学者不确定自己的演奏风格,可以根据自己对外观的喜好先做选择。 原声和电箱:原声吉他就是传统的靠自身共鸣发声的吉他,声音较为自然;电箱吉他是在原声吉他的基础上增加了拾音装置,可以连接音箱等设备进行扩音或获得特殊音效。如果有表演需求或者想要尝试不同音效的初学者可以考虑电箱吉他,只是单纯自娱自乐的话,原声吉他就足够了。
材料方面有什么讲究?
一把吉他木材的比例占据90%以上,不同木材密度、硬度、油性、防腐性、重量、纹理等不同,声学属性也有差异。例如云杉等致密木材声音更明亮,雪松等较疏松的木材声音则较暗。常见的吉他木材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选择,如面板常用云杉,背侧板常用沙比利、桃花芯木、玫瑰木等,指板常用玫瑰木或乌木,琴颈常用桃花芯木、奥古曼等,琴码常用玫瑰木。
购买渠道有哪些区别?
购买吉他一般有网购和实体琴行两种途径。
购买渠道 | 优点 | 缺点 |
---|---|---|
琴行 | 可以直观感受和接触到琴 | 价格不透明,品牌型号不全,销售员可能推荐杂牌高利润琴 |
网络 | 可选择的品牌琴多,价格透明,配件齐全,售后服务有保障,自主选择性强 | 没有实物观察,网购真假难辨,初学者很难分辨 |
如果选择去琴行选购,最好找一位懂行的朋友陪同;如果选择网购,要选择销量高、差评少的店铺。要谨慎购买低于同行平均价格的琴,以免买到二手、翻新、有瑕疵且没有质保的产品。
常见FAQ
1. 合板、面单、全单吉他有什么区别? 合板吉他是由多层木板压制而成,价格相对较低,耐用性一般,音质也相对较差;面单吉他是面板为单板,背侧板为合板,音质和手感比合板吉他有提升,价格适中;全单吉他是面板、背侧板均为单板,音质和共鸣较好,但价格较高且需要较好的保养。 2. 如何判断吉他的音准是否准确? 可以将空弦调准,然后检查同一弦上的空弦音、第十二品音和第十二品的自然泛音这三个音是否音准一致,如果不一致说明此琴音准欠佳。 3. 吉他弦距高了怎么办? 如果是新琴,可以考虑请专业人士调整琴颈的弯曲度或者琴桥琴码的高度来降低弦距;如果是因为环境湿度变化导致弦距变化,可以通过调节湿度来改善,如在干燥时使用加湿器,潮湿时使用干燥剂。 4. 有哪些适合初学者的吉他品牌? 雅马哈、法丽达、Eastman、三益、卡马、VEAZEN费森等都是比较适合初学者的品牌,它们在不同的价位都有做工、音质和手感相对不错的产品可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