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吉他节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理解节奏型结构、明确型与拍子关系、把握强弱与节奏型的关系、学会带延音括号节奏型的凑法,同时还可通过一些练习方法来提高节奏感。
节奏型结构如何理解?
吉他弹唱和指弹中的节奏型基本有规律可循,多是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组合,如四+八、八+十六这种结构。像伦巴、探戈等节奏也是依据此规律构成,区别在于扫弦位置、是否加扫、是否切音以及使用八分音还是十六分音等。节奏型标记与音符一样,下面不带横的是四分音,一横是八分音,两横是十六分音,这样看到节奏型就能明白扫弦节奏所属音符和速度。
节奏型与拍子有何关系?
任何节奏型都是在拍号确定的情况下构成的。在练习节奏型前要先看歌曲的拍号,如四四拍、四二拍、四三拍或者八三拍等复拍。分子表示一小节有多少拍,分母表示以哪个音符为一拍,明确这些就能知道小节里的节奏型由哪些音符组成,进而知道如何打节奏、哪些音符为一拍等。
强弱与节奏型是怎样的关系?
一般来说,明白拍号后就能知道强弱规律。例如四二拍的第一拍为强拍,要打得重一些,后面一拍打得轻一些;四四拍的歌,第一拍重,第三拍次强拍,打得重一点,其他拍打得轻一些。按照这样的规律打节奏,节奏会层次分明。
带延音括号的节奏型怎么凑?
带延音横括号的节奏,通常打前面的节奏,后面的不打但要保持时值。比如在学习崔健《花房姑娘》时,遇到这种节奏型,开始可能找不到感觉,后来知道后面不打但要做假动作过渡时值,搞清后面延音是几分音,空扫一下过渡就能找到节奏的感觉。
有哪些提高吉他节奏感的练习方法?
1. 借助节拍器练习
- 节拍器可确定音乐作品速度并提示演奏者。初学者弹唱时易出现赶拍子或慢拍情况,借助节拍器可校准节拍。开始时一个音一个节拍地弹,体会节奏变化,感受同一单位拍中不同节奏型的变化,跟着节拍器数拍后渐渐离开节拍器适应自己数拍。
- 将节拍器设置在合适速度,不要太慢或太快。例如练习时可以先设置成能跟上的速度,随着练习深入再调整。
- 初学者存在数得“过于死板”和“没拍”两种情形,相较之下,宁可数得“死板”一点,也不允许随意改变节拍律动。音乐中拍子的准并非像节拍机或钟表滴答声那样绝对,根据音乐性质、曲调、乐句不同,拍子律动会有加快或减慢。
- 分别用中速、快速、慢速三种速度练习,打出均匀、准确、无轻重音的点子,还可加上轻重音以及其他节拍强弱关系,速度可适当改变,但每拍四下的速度不宜太快。
- 在掌握好节拍基础上,根据音乐需要延长或缩短节拍,构成不同节奏长短组合,这不会改变整个曲子速度,却能让音乐更具诗意和趣味。
- 乐感可后天培养,多听流行音乐等节奏感强的音乐,自己弹奏时注意听是否有拖沓或突兀之处。
- 可尝试连续五分钟毫不间断地演奏八分音符。先关小音量,演奏得比节拍器稍慢,注意演奏慢的部分并不断加快速度直至恢复正常速度,这有助于肌肉记忆和把握节奏准确,建议从慢速和简单节奏型开始逐渐提高难度。
常见FAQ
1. 节奏感不好是不是就学不好吉他了?
不是。节奏感可以通过练习提高,如借助节拍器、多听音乐、进行专门的节奏练习等。
2. 练习节奏时,节拍器速度设置多少合适?开始时设置成自己能跟上的速度就好,随着练习深入再逐渐提高速度。
3. 如何判断自己节奏是否准确?可以对比节拍器,也可以录制自己的演奏然后听是否有节奏不稳定的地方。
4. 弹唱时节奏总是不协调怎么办?可以先单独练习伴奏节奏和唱歌,等都熟练后再慢慢配合。并且要注意看拍子和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