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以下是学琴必看的十大流程:
一、学琴前是否需要先买琴?
如果决定让孩子学琴,钢琴是需要购买的。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没学会就买琴会浪费钱,但孩子学琴3 - 6个月是最佳的买琴时间段。这个时期孩子对钢琴的好奇心已过,练琴必要性也显现出来了,如果孩子真没兴趣也能看出来。
二、如何让幼儿阶段(4 - 6岁)的孩子保持学琴兴趣?
这个阶段孩子处于入门期,注意力、接受能力和耐枯燥能力有限。
- 练习时间方面,建议采用多次短时练习,如早晨20分钟,下午和晚上各20分钟。
- 当孩子学了三四个月过了启蒙阶段后,可适当延长练琴时间。同时家长和老师可以:
- 多让孩子欣赏音乐,如观看演奏会、听钢琴曲,提升乐感和欣赏能力。
- 进行识谱游戏,每日10 - 15分钟,以游戏形式教授乐理知识,加强识谱能力。
- 每日花10 - 15分钟扎实学习手指基本功,锻炼手指技能,监督手型和弹奏姿势。
- 保证启蒙练习曲乐曲的练习。
- 由于练琴枯燥,孩子容易失去兴趣,家长和老师要多表扬鼓励,培养练琴习惯。
三、小学阶段(7 - 12岁)孩子练琴时间受限时怎么办?
小学阶段孩子可能因学业负担重练琴时间受限。如果每天只有半小时练琴时间,上厕所喝水后就没多少时间练琴,这种情况需要重新考虑是否继续学琴,因为这点时间难以满足练琴需求。
四、练琴最关键的步骤有哪些?
1. 如何提高练琴效率?
拿到新曲子先了解曲谱,包括乐曲背景、风格、情感,看清谱子上的音符、指法及易混淆地方,这样弹奏时能心里有数,提高效率。
2. 基本功有多重要?
基本功是钢琴演奏的基础,如同万丈高楼平地起。扎实的基本功有助于驾驭音乐,弹奏出好听的音乐。怕麻烦偷懒不练基本功,遇到复杂曲目会慌张无措。
3. 为什么要慢练?
慢练有诸多好处。一方面有充足时间发现弹奏中的不足,提高准确性和演奏水准;另一方面慢练可使五指得到充分锻炼,提高手指协调能力。
4. 分手练有什么好处?
钢琴多声部乐器,左右手弹奏内容不同,初学者难度大。分手练习可让注意力集中在一只手上,将音、指法、节奏、和声等弹对,熟练掌握后再合手弹奏。
五、初学者如何正确入门?
1. 需要找老师吗?
建议寻找一位钢琴老师,虽然自学也可达到业余水平,但老师可给予正确方向,指出准确与可改进之处,传授书上没有的技巧知识和经验。
2. 如何认识琴键?
以八度为一节,找准中央Do,认识所有琴键(包括黑键白键名称),做到快速找到要弹的琴键。
3. 基础乐理知识怎么学?
要牢记五线谱的认法和谱面上符号的含义。
4. 手型练习有什么要点?
先学会正确的手型姿势,手型不端正可能导致日后关节疼痛损伤。在保持手型基础上学会抬起手指弹琴键,这一过程可能需要练习1个月以上才能熟练掌握。
5. 教材选择有哪些?
可以先从《小汤钢琴教程1 - 2》入手。
六、学琴的正确顺序是什么?
1. 音乐氛围养成重要吗?
非常重要,这是学琴的第一步。先学会听,如同婴儿靠听觉感知世界一样,听多了会形成乐感,有助于后续学习。
2. 如何学会表达?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载体,但很多人学琴时不会表达,只会按谱弹奏,曲子毫无情绪。要学会自由表达,既能听出音乐中的情感,又能通过弹奏转述和感悟。
3. 怎样才算学会弹?
学会弹不仅是能演奏曲目,还包括掌握手型与仪态。在能听、能表达之后要学会弹奏,在模仿、自我表达的过程中学会演奏,同时养成良好的手型、坐姿和仪态习惯。
4. 学识和读谱怎么学?
这是学琴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部分,要理解记谱系统中的符号,明白音符与键盘的关系等。
七、如何对待新曲子?
拿到新曲子不能直接上手弹,要先做好基础细节工作。比如标好指法、标注容易遗漏的升降记号、圈出特殊指法的音、标记大跨度移动等,这些笔记有助于复习和捋顺技术能力。
八、如何利用手臂重力练琴?
对于初学者,先学会用手臂重力再练手指机械力比较见效。手臂轻松下沉,手指尖(尤其是弱指4和5指)承受手臂重量,可使关节得到锻炼,站稳,解决手没力度的问题,弹奏时放松、音色饱满。
九、传统“手架子”教学法有什么问题?
“手架子”教学法要求手指呈半圆形,一键一手指且关节凸出,这是一种紧张状态。它不能使手臂重量集中到手指尖,不利于手臂、手腕放松,也不利于发音集中,正确状态应是自然下垂、收拢的。
十、如何理解学琴中的坚持与进步等关系?
- 坚持与进步:不是有进步才坚持,而是坚持才有进步,学琴要循序渐进。
- 练习与掌握:不是掌握了才练,而是练了才能掌握,要经历量变到质变过程。
- 准备与机会:不是有比赛任务才准备,而是准备才有比赛机会,不能临时抱佛脚。
- 拥有与付出:不是拥有了才付出,而是付出了才拥有,练琴也需付出努力。
- 挑战与突破:不是突破了才挑战,而是挑战了才有突破,面对挑战曲目不能退缩。
常见FAQ:
- Q:孩子学琴多久可以参加比赛?A:这取决于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一般来说,当孩子有一定的曲目储备并且演奏水平较为稳定时可以考虑参加比赛,但不建议过早参加,以免打击孩子自信心。
- Q:如果孩子练琴时总是出错怎么办?A:首先要分析出错的原因,如果是基本功不扎实,需要加强基本功练习;如果是对曲子不熟悉,要让孩子先慢练,仔细看谱。
- Q:除了钢琴,还有哪些乐器适合孩子学?A:适合孩子学的乐器有很多,如小提琴,可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和协调性;古筝,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入门相对较易等。
- Q:孩子学琴过程中不想学了怎么办?A:要了解孩子不想学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枯燥,可以尝试用更有趣的方式教学,如游戏教学法;如果是因为遇到困难,可以和老师沟通,调整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