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块效果器的连接顺序并没有绝对固定的标准,但一般有以下常见顺序:吉他→压缩→变幅效果→失真→均衡→合唱、延时、混响等周遍效果→音箱。不过这只是常规顺序,不同的连接顺序可以创造出不同的音色效果。
为什么单块效果器连接顺序会有常规顺序?
1. 信号电平的稳定性: 比如在失真效果之前,需要先确定信号的电平。因为失真对电平很敏感,像变幅效果(如吉他上的音量旋钮或者复杂的压缩器等)先处理信号,能使电平稳定,这样在后面进行失真处理时才能找到最合适的失真效果。 2. 对失真效果的控制: 失真前的均衡(EQ)调整某一频率段的响度即电平也很关键。例如Jimi Hendrix将哇音踏板放在FuzzFace前,哇音提升某个频段,当哇音踩到合适位置时,这个频段的声音会极大地失真,从而进一步控制音色。
不同类型效果器在连接顺序中有什么特殊之处?
1. 失真类效果器: 失真类效果器通常放在较靠前的位置,因为它对输入信号的电平较为敏感,而且它的效果会影响后续效果器的表现。如果将其他效果器放在失真之前不当,可能会导致音色不理想,例如如果在失真前有不合适的周遍效果,可能会被失真效果掩盖或者产生奇怪的音色。 2. 周遍效果器(如合唱、延时、混响等): 一般放在失真等效果之后。例如,若将合唱放在失真之前,可能会使合唱效果在经过失真后变得不明显或者产生奇怪的音色效果;而放在失真之后,则能在已经有了基本音色的基础上添加空间感等效果。 3. 压缩类效果器: 压缩器可以“挤压”信号,使音符的延音更长,平衡声音的大小。放在前面可以先对信号的动态范围进行处理,有助于后续效果器更好地发挥作用。
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单块效果器连接顺序?
1. 追求特殊音色: 如果想要创造独特的、个性化的音色,可以尝试打破常规顺序。例如,将延时放在失真之前,可能会得到一种带有延迟感的失真音色,这种音色可能适合某些特殊风格的音乐创作。 2. 配合演奏风格: 对于一些节奏强烈、强调低频的演奏风格,可以先使用均衡调整低频,然后再连接失真等效果器,这样可以突出低频的冲击力;而对于旋律性较强、需要空灵音色的演奏,可以先使用一些周遍效果器如混响,再连接其他效果器。
常见的单块效果器连接顺序对比
连接顺序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吉他→压缩→失真→均衡→合唱、延时、混响→音箱 | 先稳定信号动态,产生失真后再调整音色平衡,最后添加空间感效果 | 适用于大多数摇滚、流行音乐风格的演奏 |
吉他→失真→压缩→均衡→合唱、延时、混响→音箱 | 先产生失真效果,再调整信号动态,可能会有不同的失真音色表现 | 在一些重金属风格中,可能会得到更强烈的失真效果 |
吉他→均衡→合唱→失真→压缩→延时、混响→音箱 | 先调整整体音色的频率平衡,再添加合唱效果,然后产生失真,最后调整动态和添加空间感 | 适合追求音色丰富变化,在流行、爵士等风格中可尝试 |
常见FAQ
Q: 我可以随意改变单块效果器的连接顺序吗?A: 可以,但是不同顺序会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调整。
Q: 周遍效果器一定要放在失真后面吗?A: 不一定,但放在失真后面是比较常规的做法,放在前面可能会产生特殊但不一定理想的音色。
Q: 压缩器放在最前面有什么好处?A: 压缩器放在最前面可以先调整信号的动态范围,使后续效果器能更好地处理信号,例如使失真效果更稳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