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器的接法有多种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接法:
调音台与效果器的连接方式有哪些?
1. 插入法:利用调音台INS(插入口)将效果器插入到系统中。接法包括直接将效果器插入调音台传声器路INS插口,或者将传声器声音经编组后再将效果器插入到传声器编组信道,然后用效果器的MIX(混合)功能键来调节效果声比例。
2. 输入输出法:从调音台辅助输出的传声器信号接到效果器的输入端,再将效果器输出的信号接到调音台的某个输入端,用调音台传声器输入路与效果输入路电位器分别控制直达声和效果声的大小来调节效果声比例。采用这种方法时应把效果器的MIX(混合)功能键置于最大位置,这是目前绝大多数音响系统普遍采用的接法。
不同类型效果器之间的连接顺序是怎样的?
1. 音量效果器:如吉他音量旋钮以及音量踏板(Volume Pedal)。很多吉他手通过改变吉他上的音量旋钮控制音色变化,也可用高输入阻抗的音量踏板替代,但不是所有型号都适合接在较前的位置。
2. 变频效果器:移调(Whammy)、八度(Octa)、和声(Harmoniser)等改变频率(音高)的效果器。此类效果可放在压缩后面,不过不能放在失真后面,否则同时演奏2个音符以上时声音会混乱。
3. 压缩效果器:通常放在比较靠前的位置,保证信号平稳输出给后面的效果处理环节。一般放在失真前面,但放在失真前后总体效果差别不大。不过压缩不太适合放在哇音后面,特别是同时使用失真效果时,会使哇音效果变得奇怪,如音量变弱、效果不明显等。
4. 滤波效果器:例如自动哇音(Auto - Wah)、滤波(Filter)、哇音(Wah - Wah)、相位(Phase)。哇音习惯放在失真前面,此时幅度小但音色正常,适合现代高增益音色;哇音放在失真后面幅度更大,但音色不够粘性,适合失真度不太大的传统风格。自动哇音最好接在压缩之前,因为它与演奏力度密切相关,而压缩会平均化演奏力度。
5. 失真前均衡效果器:可以提升声音的饱满度和响度,但均衡可调节变化的幅度不如放在失真后明显。
6. 增益效果器:如提升(Boost)、过载(Overdrive)、失真(Distortion)、法兹(Fuzz)等失真类效果器。如果有几块失真类效果器,按照失真度大小排列,通常失真度小的在前面。
效果器与音箱连接有什么要点?
如果音箱有LOOP回路,均衡、合唱、相移、颤音、八度等连接在音箱的Loop回路里面,其中,延迟、混响等连接在Loop回路里面的最后一个位置。在吉他进入音箱之前,应该依次连接哇音踏板、Clean Booster、压缩、过载等,再接入音箱的前级接口(Input)。如果音箱没有LOOP,那就只好把效果器从前面的INPUT和吉他串起来。
效果器连接中的信号损耗问题如何解决?
吉他跟Amp间连接的东西越多,讯号减损(吃Tone)就越多,尤其是高频音。部分效果器有True - bypass不太吃Tone,有的导线阻抗吃讯号也小,但连接过多仍会有影响。虽然有些器材(如Line Driver类)可以把讯号补回来,但效果会有差异,可能会变过亮。为减少信号损耗,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连接设备。
常见FAQ
1. 效果器连接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吗?
不是,虽然有一些普遍适用的顺序,但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创意进行调整以获得特殊音色。
2. 如何避免效果器连接中的信号干扰?
选择合适的导线,减少不必要的连接设备,合理安排效果器顺序等都有助于减少信号干扰。
3. 综合效果器的连接和单块效果器有什么区别?
综合效果器内部效果的顺序通常由厂家工程师设计好了,而单块效果器需要自己根据效果类型和需求确定连接顺序。
4. 效果器连接错误会有什么后果?
可能会导致音色不佳,如声音混乱、音量异常、某些效果不明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