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电子琴教学大纲涵盖教学目的、学制、教学任务与要求等多方面内容。其旨在提高老年学员在电子琴演奏、音乐素养等多方面的能力,丰富晚年生活。
不同教学层次的学制有何区别?
在一些教学大纲中,电子琴教学分基础班、提高班、研究班等层次。基础班学制两年,每学年两学期,每学期18周,每周授课一次,每次2学时,共144学时。提高班和研究班学制均为一年,每学年两学期,每学期18周,每周授课一次,每次2学时,共72学时。还有的大纲中学制二年,四个学期共计112课时;也有学制二年共4个学期,每学期17周,每周一次课(2课时),共计136课时的情况;甚至有群艺老年大学的电子琴课共7个学期,三年半才能完成的设置。
基础班的教学任务与要求包含哪些?
基础班(二学年)的教学任务与要求包括了解电子琴的基本性能、作用方法及保养常识。例如在某大纲的第一学年要求学会基本演奏法,学会基本的自动和弦伴奏和常见节奏型,学会常用的C、G调音阶;第二学年要求学会分解和弦大小调式和手动与自动歌曲伴奏配弹等基本技能。在另一个大纲中,第一学期包括电子琴简介及基本乐理知识(4课时)、电子琴的断奏弹法(4课时)等多方面内容。
中级班教学重点是什么?
中级班教学重点在于加强和弦知识及多指和弦转位和弦的训练,提高试唱能力及演奏技巧,能辨别最基本的C大调乐曲与a小调乐曲,并加入拜厄以及车尔尼练习曲,学习《电子琴基础教程》和《电子琴提高教程》的部分内容。同时要深化音乐知识,提高演奏技巧和能力,扩大乐曲演奏范围,逐步能够弹奏出有一定难度的中外乐曲等。
教学方法有哪些特点?
- 循序渐进: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弹奏技术训练方面,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从教学生用一个指头联系非连音奏法和认识音名C、唱名do开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演奏技巧和乐理知识的学习。
- 因材施教:在弹奏技术训练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考虑老年学员理解能力较强而简谱知识基础较弱的实际情况,从简谱记谱、弹奏姿势等基础内容开始教学。
- 理论联系实际
常见FAQ
- Q: 没有音乐基础可以在老年大学学习电子琴吗?A: 可以,很多大纲针对“零基础”学员设计了课程内容。
- Q: 老年大学电子琴教学用简谱还是五线谱?A: 根据不同的教学大纲和学员需求,简谱和五线谱都有采用,有的大纲还采用线谱与简谱分开的记法以加强学生独立视五线谱的能力。
- Q: 学习电子琴需要自己购买乐器吗?A: 通常需要,如在某大纲中提到教师和学员每人一架电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