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吉他可能会带来多种职业病危害,包括手指疼痛、腱鞘炎、腕隧道症候群、局限性张力障碍、腰及肩颈相关疾病等。
手指疼痛是如何产生的?该怎么解决?
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手指指尖遍布敏感神经,与琴弦摩擦不久后就会剧痛,长时间练习还会脱皮。原因在于手指还未适应琴弦的摩擦。解决方法如下:
- 合理安排练习时长,避免过长时间反复练习。
- 保持姿势标准,错误姿势会加重问题。
- 克服手指紧绷,放松手指以适当减小琴弦压力。
随着练习,指尖会长茧以减轻痛苦,初学者应坚持度过疼痛期。另外,长期练习还可能导致手指畸形,指关节长期用力会破坏手指的韧带关节和指关节,长期爬格子会使指尖长厚茧影响触感。解决办法是多给手指做按摩、提拉手指放松,老茧可在粗糙处摩擦但不可完全磨去。
什么是腱鞘炎?如何防范与治疗?
腱鞘是包在手部某些肌腱外面的纤维组织,维持手指屈伸和肌腱滑动功能。练琴过度或动作用力过猛易伤害腱鞘患上腱鞘炎。大量单一且无章法的机能练习也易引发。一旦手指关节受伤必须停练静候恢复,且恢复周期可能很长,痊愈后不规范练习还可能复发。防范和治疗如下:
- 练琴时注意劳逸结合。
- 急性肌腱炎先冰敷1 - 3天(不超10 - 20分钟以免冻伤,每天2 - 3次或更多直至消肿),已消肿或演变成慢性肌腱炎时热敷(每次10 - 30分钟,每天2 - 3次)。若未充分休息,需药物消肿,持续恶化注射类固醇。
腕隧道症候群是怎么回事?如何应对?
腕隧道症候群也叫鼠标手,发病原因是过度使用手指和未保持正确练琴姿势,会导致手腕、手臂、手指疼痛、迟钝和发炎,严重时会感觉丧失、手肘到肩膀麻木疼痛甚至肌肉萎缩。应对方法如下:
- 日常生活注意手腕姿势,常做伸展运动。
- 可穿戴护木减轻手腕压力。始终未见改善则需服药,严重时注射类固醇甚至开刀治疗。
局限性张力障碍有哪些表现?病因是什么?
这是职业乐手患病率高的症病(职业性张力障碍)。病因不清,表现为重复熟悉动作时手指僵直,不听大脑指挥。例如有的患者做脑部手术时还需现场弹琴以确定电极植入大脑的最佳位置。
腰及肩颈相关疾病为何会发生?怎样预防?
背挎吉他长时间站立,吉他重量会损伤腰椎和肩颈,这在吉他手群体中发病率较高。预防措施如下:
- 演出频率高且需站立演奏时,留意吉他重量。
- 购买宽厚背带,分散吉他对肩膀的压力。
- 坐着练琴时,抬头、挺胸、收腹,每练30分钟活动一次,做伸展运动或体操,多活动腰背部;肩膀酸痛可找家人朋友按摩,没人时自己用拳头轻轻锤(主要是左肩)。站着练时,尽量挑选重量轻的吉他,手短的朋友可采用仰式(把吉他贴在胸部区域,身体后仰,左脚前迈,右脚弯曲支撑身体重量)。
常见FAQ
- 问:弹吉他导致的手指疼痛多久能缓解?答:如果按照正确方法练习,如合理安排时长、保持正确姿势等,一般随着指尖茧子的生长,在几周内疼痛会逐渐缓解。
- 问:已经得了腱鞘炎还能继续练琴吗?答:如果得了腱鞘炎,在急性期和未痊愈时不建议继续练琴,应先休息治疗,待完全恢复后再谨慎恢复练琴,且要注意练琴的方式和时长。
- 问: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腕隧道症候群?答:如果出现手腕、手臂、手指疼痛、麻木、刺痛,特别是半夜容易被麻/痛醒等症状,就有可能得了腕隧道症候群,应及时就医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