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吉他右手拨弦的正确姿势包括多个方面。右手前臂应轻放在琴体合适位置,手腕自然放松且保持凸起。拇指负责拨4、5、6弦,i、m、a指负责拨3、2、1弦,并且各指要稍稍调整触弦角度,做到指甲和指肉同时触弦,拨弦位置一般在音控中心靠后的位置。
右手拨弦有哪些基本姿势要点?
首先,右手的摆放位置很关键。右手前臂轻放在琴体合适之处,手腕自然放松保持凸起,这是基础的姿势要求。在手指分工上,拇指负责4、5、6弦,i、m、a指负责3、2、1弦。各手指触弦角度需调整,使得指甲和指肉能同时触弦。例如在实际演奏中,为了达到这个要求,i、m、a三指放在第③、②、①弦上和琴弦构成的角度应该小于90度,从右手手背方向看,各指触弦点均不在指尖正中,而是偏向左侧。而且右手拨弦位置一般在音控中心靠后的地方。
靠弦奏法和不靠弦奏法有何区别?
奏法 | 特点 | 音色表现 | 力度与音量 |
---|---|---|---|
靠弦奏法(阿波阳多奏法) | 拨弦后手指靠在下一根弦上(i m指交替拨弦),右手各指拨弦时其运动方向与六根弦所在面平行 | 音色比较浑厚 | 力度大,出来的音量也大 |
不靠弦奏法(阿鲁爱勒奏法) | 拨弦后手指不触靠下一弦,触弦的位置在手指指尖的左侧部分(i m指交替拨弦) | 音色柔美清晰 | 力度小,速度快 |
拨弦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拨弦过程分为触弦、绷弦和放弦三个阶段。
1. 触弦阶段:在保持右手基本姿势的前提下,为手指、手掌、手臂选择合适的角度和位置,保证i、m、a三指能以指甲、指肉同时触弦,同时让大拇指与弦保持特定角度。触弦前手指运动轻柔,接触弦之后才二次发力绷弦,正确的发力部位是手指第三关节(i、m、a指),p指应当用第二关节发力。
2. 绷弦阶段:这是最关键的动作。在完成触弦动作后,将弦沿垂直于面板的方向绷紧(类似压弦),此时手指要按要求保持弧形形状,以第3关节运动为主,第1关节形状保持不要凹陷,这需要长期练习来形成肌肉记忆。
3. 放弦阶段:放弦要干脆、果断,离弦瞬间手指运动方向要和琴弦垂直,以免指甲摩擦琴弦产生杂音(特别是弹奏④、⑤、⑥弦时)。
初学阶段需要注意什么?
1. 每个拨弦手指关节要自然、正向弯曲运动,同时右手手型保持正确,手掌稳定。例如在拨弦时,手指关节不能出现不自然的弯曲或者过度伸直等情况。
2. 拨弦时手指的触弦点要精确,每次拨弦都要找到能发出最理想声音的触弦点。这需要不断地尝试和练习,不同的触弦点可能会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
3. 手指要单独运动完成拨弦(手掌稳定),而且拨弦前和手指离弦后右手保持放松状态。避免在拨弦时手掌参与过多的动作或者手指之间相互干扰。
4. 注意养成手指交替拨弦的习惯(拇指除外),这样有助于提高拨弦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常见FAQ
1. 右手拨弦时手指总是紧张怎么办?
这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力方式和姿势。首先要明确每个手指的正确发力关节,如i、m、a指是第三关节,p指是第二关节。在练习时,刻意去感受每个关节的运动,并且在拨弦前后保持右手整体的放松状态,多进行慢动作练习,逐渐形成肌肉记忆。
2. 如何让靠弦奏法和不靠弦奏法的音色更接近?
合理的拨弦动作是关键。在练习时保持手型不变,手背放平不允许手背手腕有晃动,速度可以慢一点,音一定要干净。同时,注意触弦、绷弦和放弦的动作规范,通过不断调整手指触弦的角度、力度等因素来使两种奏法的音色接近。
3. 拨弦时总是有杂音怎么办?
杂音可能出现在放弦阶段,如果手指离弦瞬间运动方向不与琴弦垂直,指甲就容易摩擦琴弦产生杂音。所以要特别注意放弦动作的干脆、果断,尤其是在弹奏④、⑤、⑥弦时。另外,触弦时如果手指没有做到指甲和指肉同时触弦,也可能产生杂音,需要调整触弦角度。